以前, 清晨時很多人已在街上梳洗,
然後在街上工作, 倦了就在街上睡覺。
寫信, 畫畫, 或織補;
線面, 採耳, 或理髪;
賣藥, 賣茶, 或賣力;
造屐, 造木桶, 或造鳥籠…
如何刻苦也趕不上時代的脚步時,
就直接在街上垂淚,然後又繼續工作。
從街道走到木屋的陽台上,
那咯咯的木屐聲
在搖搖晃晃的木地板間迴迴盪盪,
奏起的是曾經屬於這處地方的韻律。
晨光,早報, 茶香,
點心叫賣及閒話家常間,
此起彼落的雀聲在茶樓譜出的樂章現在亦已經休止。
由補鞋店外等待的女孩變成扶著牆壁下梯的婆婆,
由色情影院外的壯漢變成銀行外的流浪漢,
前望時總像太長,回望時卻又總嘆太短。
百代也只有過客,
雖然有些時候時總會難過,
有些埸合總是難捨,
但人生這個歷程還是很值得。
這些都是當年的風貌,這些風俗其實都要傳承。
METEOR 相展:"傳承" (Photo exhibition: Cultural Continuity)